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中国油画的声音


  在很多人眼中,中国艺术界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来自资本和市场。

  以油画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最开始价格上涨的原因是被海外买家看好,欧美买家不断涌现,欧美专业经营机构开始介入中国油画市场,“F4”的作品因为具有浓郁的中国符号性,受到了西方买家的热烈追捧,价位提升极快。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本土收藏家开始崛起。在2012年的春拍市场上,杨飞云的作品《静物前的姑娘》最终以3450万元成交,激起了很大的争议。有评论家表示,这只能代表部分收藏家的个人品位,而不能代表中国当代油画的艺术成就。

  其实这也正是中国油画界的尴尬。市场的眼光与艺术家的创作有相当的距离,随着资本力量的增强,对艺术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艺术家要敢于坚持自身的社会批评性,特别是敢于直面资本的压力,这是保证艺术正常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与资本共舞,可能这本身就是当代性的重要一环。

  与西方不同的是,在中国,油画一方面在视觉艺术系统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又在直面当代生活之时,备受资本的挑战。而据了解,在西方较有影响的双年展中,包括油画在内的绘画己经被边缘化了,代之而起的是影像、装置、行为等当代艺术样式。中国油画的当代性体现在哪里?这是艺术家不能逃避的问题。

  在中文中,“危机”这个词的意思包含了危机和机会两重意思。CDN-WWW.2586.WAnG中国社会大变化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这既给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鉴赏者的眼光也是需要培养的。如果因为收藏家喜欢什么就创作什么,那么这样的艺术是没有前途的。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