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艺坛侠女”张炎侠的书画情结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女艺术家不胜枚举,但张炎侠绝对是十分独特的一位。她的书法与水墨画中所流露的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审美气息,笔墨中不仅流露出一位聪慧女性独有的灵性与秀气,更有一种刚毅凛冽的侠气,这让她在同时代艺术家当中显得卓尔不群。

  上周三开始的成都八益“张炎侠书画专场拍卖”预展,吸引了四川不少艺术爱好者前往参观,“她的画作大气壮观,让人震撼,真难想像是一位女艺术家的作品。”一位参观展览的收藏家对于张炎侠的书画作品赞叹不已,“她笔下的山水,真的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那种奔腾咆哮气势,充满侠气。”

  自强不息:执着画艺坎坷求索

  如果没有经历种种坎坷,你很难理解张炎侠对于书画的执着。张炎侠在退休那天,请人制作了一方印章,上书“六十起步”四字,她想告诉世人更告诉自己,从此告别繁冗公事,心无旁骛地画她心爱的山水画。她怀着对书画的虔诚对自己说,我要像白纸一样从头开始探索艺术的高峰。

  张炎侠的生活环境和坎坷经历,造就了她对画艺的执着追求。张炎侠,字慧仙,号青泉斋主,194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她对书画艺术的酷爱,启蒙于她的父亲,张炎侠8岁时就读于九思学校,并在酷爱书法的父亲熏陶下启蒙习字。

  然而在上世纪60年代,张炎侠因历史原因不得不放弃学业,迁居陕西周志县农村老家。CdN-wwW.2586.wAnG为了生存,为了自立,张炎侠在西安街道当过临时工,在市糖业烟酒公司当过售货员的“业务尖子”,在西安市外贸工艺部珠宝玉器书画古玩收购店当过会计。在这期间,张炎侠先后结识了石鲁、何海霞、程克刚大师,成为他们的入室弟子,从此开始书法及中国山水画的系统研习,并走进书画的道路。

  对于张炎侠来说,只有心性纯真,才能一往无前,她生命的目标是攀登书画艺术高峰,她可以毅然离开合资企业商品部长的优渥职位,调任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躲进陋室,沉醉于千山万水的意象之中。

  扎实功底:以书入画自成风格

  李苦禅曾说过:“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中国画以写为高,近现代的大画家,多在琢磨“写画”,无论是篆书用笔还是隶法入画,都是笔墨功夫。

  对于自幼书法启蒙的张炎侠来说,她的传统书法有着十分扎实的功底,并有很清晰的师承关系。

一方面,张炎侠的书法吸取了传统的古代书法的东西,篆书、隶书、行草书都有对传统很清晰的体现;另一方面,她的书法也吸取了现代老一辈书法家作品技法特点,比如她的篆书里面,就有张寒杉先生篆书的味道,相当漂亮;而她的隶书、行书,则吸取了宫葆诚等前辈的艺术营养。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馆长,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评价说,张炎侠不仅师法古人,同时很好地学习了现代大师的精华,此外又有自己的创新,“张炎侠写出来的东西仔细去看,你能感觉到有传统书法的元素,也有现代大家的一些痕迹,但是又不完全是现代大家的,也不完全是古人的,有个性化,有自己的特点,一看就是她的,不是别人的。”

  凭借书法的扎实功底,张炎侠在研习书法初成之时得到画坛大师石鲁、何海霞的指点,并成为何海霞唯一的入室女弟子,以书法之路直入国画之路,走出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画风。

  张炎侠的作品中,无论是山的皴法,树木的画法,水的表现,都直接吸取了何海霞大师的技巧,但这又不是对其的简单模拟,张炎侠有着自己的表达。她将儿时记忆中的南方山水之灵秀与北方秦岭山脉之厚实凝重结合一体,用笔又是变化多端的皴擦勾染和力透纸背的书法线条,随心所欲地在画作里营造出一个意境高远的山水世界。

  情系山水:大气磅礴又不失明丽

  张炎侠的特殊经历,形成了她成为书画家应有的坚忍性格。张炎侠温雅亲和,但却有一颗不让须眉的侠义之心,这样“矛盾”的结合,让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个性面貌的画风。她的画作,气质虽以刚正豪放见长,但又不失清秀、明丽、婉约、潇洒的精微特色。

  张炎侠用道家的“阴”与“阳”、“有”与“无”解读国画作品的虚与实、黑与白。她的山水既有南方的山水的灵秀,也有北方山水的雄气壮伟。

  不少艺术家看了张炎侠的山水,都会被那种刚正豪放的气势所震撼。“像这样一个女同志,既有北方的质朴浑厚,又有南方的清爽秀丽,真是不容易,”叶坚评论说,张炎侠的画作有股侠气,她是一位有侠义精神的女士,并把这种精神贯注到山水画里面去,就有了自己的风格。

  据了解,张炎侠的书法《精气神》早在1990年就被河南开封翰园碑林刻碑并收藏,而二十多年来,张炎侠笔耕不辍,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不少奖项,也多次受邀参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展览,影响颇佳。

  本周五,成都八益拍卖将举行“张炎侠书画专场拍卖”,拍卖张炎侠41幅书画精品,其中21幅书法作品,20幅绘画作品,有兴趣的藏家不妨这几天前往成都八益书画馆参观.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