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我谈书画 >> 正文
从数字拍卖到文化拍卖(二)
  虽然面临中国艺术市场的又一次调整,社会上拐点、看跌之说不绝于耳,但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董国强满怀信心,他认为,只有中国艺术品市场可称之为市场。第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参与人数最多,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第二,90%的参与者以投资为目的,投资气氛最重;第三,中国能够拍卖的作品数量和种类远远大于国外,就书画来说,从古代到近现代书画家的人数就超过5000,而且,古人将竹雕、木雕、牙雕、翡翠、玛瑙、玉石等门类都演变为艺术品,品类之多,其他国家是没有的。就这些方面而言,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足够大,关注艺术品市场的人数众多,买家潜力大。就算是在今年市场调整期,拍卖的人气仍然没散,虽然一部分是观望的,但也是市场潜在的买家。

  “在竞争激烈的拍卖业,不断有新的竞争对手参与,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随时都要有新的应对措施。董国强表示,强化文化价值观、坚持精英理念、挖掘艺术品本身的文化价值,这才是符合拍卖业未来发展的道路。”

  董国强认为,国内拍卖市场上书画部分比重占70%,如果按实际成交额来说,90%是书画,未来10年内,国内拍卖书画的比重仍将很大,这种趋势最主要的成因在于:首先,买家、卖家资源都以书画所占比重最大,拍卖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次,内地市场不仅有资源,对海外书画的吸引力也很强,已经掌握了书画的定价权;再者,内地书画市场的专业性也有很大的优势,书画研究专家团队居多,对书画本身的文化含量、文化意义也最了解。cdN-wWW.2586.WANG

  基于这样的判断,在未来的发展中,匡时将继续扩大其在古代书画板块的市场占有率与影响力,将这一块真正做出特色,做好品牌。董国强认为,在市场出现调整的形势下,古代书画市场已由过去追捧的宫廷绘画朝着文人画的方向转变。

  过去大家对市场不满,古代书画价格背离其价值,董国强强调,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会有一种回归,但需要一个过程,在今年的春拍已经看到这样的趋势,真正在美术史上有地位的画家,不可能长期被市场低估,价格和价值会逐渐趋于统一,挖掘古代书画的价值,提升其价格空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将是匡时发展下一步的重要任务。匡时成立7年,还比较年轻,团队的经验仍有不足,董国强希望通过持续地培养,真正出现一些能在这一行业独当一面的人才和专家。

  “无论人才的选拔、培养,我们强调的都是要有文化理想。艺术品不是普通商品,很多都具有极强的文化、历史含量,是文化发展的证物,带着一种对文化的崇敬做拍卖,这是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董国强说。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