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书画传承保护与市场开发
镇原古称原州,素有“书画之乡”美称。镇原书画始汉代,盛至清末。当你走进镇原县,不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都能体味到一种笔歌墨舞的诗情画意。“秦皇汉武见史穑,光耀千秋《潜夫论》;荒原处处丘壑美,镇原文化书为魂。”这是镇原籍著名书法家张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书画笔会上,即席所赋。这首即兴诗作明确地指出,镇原文化以书画为代表,在这片沃土上家家翰墨飘香,户户窗花绽红,到处弥漫着高古洁雅的文化气息——
镇原人的最大嗜好就是书画了。他们爱书画,习书画,谈书画,研究书画。书画之风使这块黄土地生机盎然。
镇原现代书画创作呈现出百花竞艳的景象。诸如知名度较高的邓博五、段思坎、蒋玉书、张廷柱、赵宝玺、姚天佑、张明华、李尊儒、慕世旺、景中道、梁五俊,还有一批后起之秀,如郑墨泉、张维、金希明、祁恩富、毛至诚、张旭、张学文、苟益谦、张惠荣、王鹏等,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书画队伍。特别是邓博五老先生,从事翰墨生涯60余载,其字溶魏碑帖法,自成风格,笔力遒健;所画竹子兰草,水墨淋漓,意境优雅。他的字画不仅为陇东人民所喜爱,而且得到日本友人的青睐,有40多幅作品在国内多种报刊发表。1987年,在省、地、县协助下,出版了他书写的《孙过庭书谱草书》字帖。
蒋玉书以楷书见长,其字秀丽俊逸,圆润工整。他书写的“十八鹅”,形象生动,独树一帜,流传甚广。cDN-WWW.2586.WanG绘画上久负盛名的段思坎,他的花卉山水、“围猎图”、“八骏马”、“松鹤图”,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为镇原人民所喜爱,花鸟四条屏在兰州白塔山展出后,被日本友人争购收藏。退休老干部赵宝玺,临池不辍,辛勤笔耕40余载,其作品多次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并被德国、法国、瑞典、新加坡等国收藏。张廷柱在写作之余,还担任了书画函授大学西峰分校教员,培养了一批书法人才。
生于镇原、长于镇原的全国著名书法家张维教授,多次受中央邀请走进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表演书法,他的书法作品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青海厅,被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长期以来作为国礼馈赠日本、英国、法国、美国的政要和元首20余幅,他是全国青年联合会公布的最年轻的“书法大师”。
在地理偏僻的方山乡,有一位残疾青年已坚持书画练习十数年,他把平时积攒的钱大部分都用来买了笔墨纸砚。太平乡的一位女青年,在家专心致志练习书法,还背上干粮,步行几十里到县文化馆求教老师。他们一个个弘扬书风,招展画艺,是书画艺术的积极倡导、宣传和支持者,对镇原的书画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尚书爱画凌霜傲雪
镇原人爱好书画近似“疯癫”。临泾乡新堡村的一户农民所珍藏的古字古画,就有60多位名人的100多幅。县上举办过一次历代书法展览,经过动员,结果发现宋徽宗、唐寅、文征明、黄慎、郑板桥、寥佩坤、何绍基、李藩、匡冀之、八大山人、新罗山人、于右任等历代书画大师的笔墨真迹保存不少。“文革”期间,临泾乡一位姓焦的老人为了保存张宸枢、刘之蔼的墨迹,将其装入寿棺埋于地下,结果寿棺虽朽而字画犹存。现在有一些农家不比积攒余粮,也不比存款多少,而看谁家收藏的名人字画多。在临泾乡、孟坝镇、南川乡,不少群众还做有专门存放字画的柜子和木箱。临泾乡十里墩村一位妇女,听说县城来了外地书法家,步行10余里,等了3天,花40元钱买了3幅字画,高兴而归。有的人连给闺女找婆家也要把男方有无名书好画作为条件之一。
书画产业生机盎然
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被誉为书画之乡的镇原,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书画队伍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每年都举行书画展览或书画交流活动。1983年成立了镇原书画学会,目前有会员118人;1986年10月1日成立了兰州飞天书画学会镇原分会,有22人被接收为该会会员。1991年成立了甘肃省硬笔书法家协会镇原分会。同时,不少书画名家被接收为省群众文化学会、省书协、省美协、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陇东书画学会会员。1986年至1988年,县书画学会先后7次组织本县有成就的书画作者到陕西黄陵、兰州、平凉、安口等地进行交流活动,省内外书画名家也纷纷来镇原切磋传授技艺。
镇原县委、县政府对书画产业发展十分重视,专门下发了《关于发展书画产业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书画产业领导小组,由县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县文化局、文联具体负责全县的书画产业工作。在组织建设上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是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理顺关系,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二是建立健全协会组织。先后对美协、书协进行了换届,成立了农民书画研究会、青年书画研究会、老年书画协会。精心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市场意识强、有奉献精神的同志充实到协会工作。三是积极发展会员。加强业务培训,把具有艺术造诣的人才及时纳入协会。四是实行规范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吸引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增强约束力,进行经常性思想教育增强凝聚力。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书画艺术水平,镇原县还经常聘请外地一些书画名家来镇原传授技艺,组织书画爱好者外出学习、观摩。通过博采众长、互相切磋、奖优拔助,全县的书法绘画之花愈开愈艳,绚丽夺目。至目前,全县集书画装裱、展览、购销于一体的门店达200多家,专门从事书画产业的经济人和书画业余创作者达3000多人,其中80多人的书画作品在省内外获奖,210多幅作品在省级刊物上发表,60多人的作品被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爱好者收藏。据不完全统计,镇原书画年交易额高达250万元以上。
镇原人的最大嗜好就是书画了。他们爱书画,习书画,谈书画,研究书画。书画之风使这块黄土地生机盎然。
镇原现代书画创作呈现出百花竞艳的景象。诸如知名度较高的邓博五、段思坎、蒋玉书、张廷柱、赵宝玺、姚天佑、张明华、李尊儒、慕世旺、景中道、梁五俊,还有一批后起之秀,如郑墨泉、张维、金希明、祁恩富、毛至诚、张旭、张学文、苟益谦、张惠荣、王鹏等,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书画队伍。特别是邓博五老先生,从事翰墨生涯60余载,其字溶魏碑帖法,自成风格,笔力遒健;所画竹子兰草,水墨淋漓,意境优雅。他的字画不仅为陇东人民所喜爱,而且得到日本友人的青睐,有40多幅作品在国内多种报刊发表。1987年,在省、地、县协助下,出版了他书写的《孙过庭书谱草书》字帖。
蒋玉书以楷书见长,其字秀丽俊逸,圆润工整。他书写的“十八鹅”,形象生动,独树一帜,流传甚广。cDN-WWW.2586.WanG绘画上久负盛名的段思坎,他的花卉山水、“围猎图”、“八骏马”、“松鹤图”,出神入化,栩栩如生,为镇原人民所喜爱,花鸟四条屏在兰州白塔山展出后,被日本友人争购收藏。退休老干部赵宝玺,临池不辍,辛勤笔耕40余载,其作品多次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并被德国、法国、瑞典、新加坡等国收藏。张廷柱在写作之余,还担任了书画函授大学西峰分校教员,培养了一批书法人才。
生于镇原、长于镇原的全国著名书法家张维教授,多次受中央邀请走进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表演书法,他的书法作品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青海厅,被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长期以来作为国礼馈赠日本、英国、法国、美国的政要和元首20余幅,他是全国青年联合会公布的最年轻的“书法大师”。
在地理偏僻的方山乡,有一位残疾青年已坚持书画练习十数年,他把平时积攒的钱大部分都用来买了笔墨纸砚。太平乡的一位女青年,在家专心致志练习书法,还背上干粮,步行几十里到县文化馆求教老师。他们一个个弘扬书风,招展画艺,是书画艺术的积极倡导、宣传和支持者,对镇原的书画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尚书爱画凌霜傲雪
镇原人爱好书画近似“疯癫”。临泾乡新堡村的一户农民所珍藏的古字古画,就有60多位名人的100多幅。县上举办过一次历代书法展览,经过动员,结果发现宋徽宗、唐寅、文征明、黄慎、郑板桥、寥佩坤、何绍基、李藩、匡冀之、八大山人、新罗山人、于右任等历代书画大师的笔墨真迹保存不少。“文革”期间,临泾乡一位姓焦的老人为了保存张宸枢、刘之蔼的墨迹,将其装入寿棺埋于地下,结果寿棺虽朽而字画犹存。现在有一些农家不比积攒余粮,也不比存款多少,而看谁家收藏的名人字画多。在临泾乡、孟坝镇、南川乡,不少群众还做有专门存放字画的柜子和木箱。临泾乡十里墩村一位妇女,听说县城来了外地书法家,步行10余里,等了3天,花40元钱买了3幅字画,高兴而归。有的人连给闺女找婆家也要把男方有无名书好画作为条件之一。
书画产业生机盎然
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被誉为书画之乡的镇原,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书画队伍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每年都举行书画展览或书画交流活动。1983年成立了镇原书画学会,目前有会员118人;1986年10月1日成立了兰州飞天书画学会镇原分会,有22人被接收为该会会员。1991年成立了甘肃省硬笔书法家协会镇原分会。同时,不少书画名家被接收为省群众文化学会、省书协、省美协、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陇东书画学会会员。1986年至1988年,县书画学会先后7次组织本县有成就的书画作者到陕西黄陵、兰州、平凉、安口等地进行交流活动,省内外书画名家也纷纷来镇原切磋传授技艺。
镇原县委、县政府对书画产业发展十分重视,专门下发了《关于发展书画产业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书画产业领导小组,由县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县文化局、文联具体负责全县的书画产业工作。在组织建设上重点抓了四项工作:一是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理顺关系,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二是建立健全协会组织。先后对美协、书协进行了换届,成立了农民书画研究会、青年书画研究会、老年书画协会。精心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市场意识强、有奉献精神的同志充实到协会工作。三是积极发展会员。加强业务培训,把具有艺术造诣的人才及时纳入协会。四是实行规范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吸引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增强约束力,进行经常性思想教育增强凝聚力。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书画艺术水平,镇原县还经常聘请外地一些书画名家来镇原传授技艺,组织书画爱好者外出学习、观摩。通过博采众长、互相切磋、奖优拔助,全县的书法绘画之花愈开愈艳,绚丽夺目。至目前,全县集书画装裱、展览、购销于一体的门店达200多家,专门从事书画产业的经济人和书画业余创作者达3000多人,其中80多人的书画作品在省内外获奖,210多幅作品在省级刊物上发表,60多人的作品被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爱好者收藏。据不完全统计,镇原书画年交易额高达25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