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华是2006年“梨花体事件”(又称“赵丽华诗歌事件”)的主角,当时因为她的几首诗歌,互联网几乎炒翻了天。著名80后作家韩寒、球评家李承鹏等站在质疑赵丽华一方。韩寒有关“现代诗歌和现代诗人没有存在必要性”的观点曾影响了很多人。而著名导演高群书、音乐人舒楠、出版人沈浩波、导演尹丽川、橡子、杨黎、孙智正、芦哲峰等一些先锋诗人、电影人、音乐人、画家等则站在赵丽华一边。各类论战文章铺天盖地,各个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纷纷做专题报道论战过程。随着各类做诗软件的出台,几天时间,互联网就制造出“万人齐写梨花体”的壮观场面。
随着作为诗人的赵丽华知名度的飙升,她的很多侧面逐步通过博客和微博而为人所知。被腾讯网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半年前,方方面面顺风顺水的赵丽华突然华丽转身,成了一个画家。cDN-wWw.2586.waNG据说,赵丽华开始画画仅仅缘于她要把家里的旧房子变个样儿。她请彩绘公司的画家给她画墙,价格她嫌贵,图案她嫌千篇一律,于是她辞了彩绘工,自己买了几桶油漆画墙,之后画椅子、桌子、柜子,甚至垃圾桶都画了,实在没的可画了,2012年6月9日,她去中国美术馆门口歌华百花买了各种画材,她说她在把各色丙烯装进袋子里往回拎的时候,就预感到自己的生活在发生改变。确实,她的改变让所有人震惊!她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甚至通宵达旦地画,每天在微博贴出多幅作品,数量之大,质量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赵丽华的变化连她自己都感到无比惊奇。她说这一切或许只缘于她一直喜欢梵高那句话:“颜色之间的变幻具有难于言传的美。”或许因为她想践行“写诗和作画,它们是证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留下印记的唯一手段”。或许什么也不为,只缘于那天她的无聊,或者仅仅是因为她要把客厅的墙面换一换样子。
著名作家莫言在微博上看了赵丽华很多画,非常喜欢,把她和陕西户县那些画画的大嫂相提并论。央视百家讲坛收视冠军主讲、著名学者纪连海更是赵丽华的铁杆粉丝,在腾讯微博,他几乎转发了赵丽华每一首诗和每一幅画。他说赵丽华由诗人到画家的华丽转身比川剧的变脸还让人惊叹。他说:“一个女人,聪明并不难,难的是如此聪明,赵丽华女士做到了!”
中国官场小说第一人王跃文认为赵丽华的绘画,如同她的梨花体诗歌,注定是要备受争议的:认为她同人们传统观念中的诗人和画家太不同。“她不墨守成规,不因袭,不一本正经。用诗歌吟唱,而用绘画呐喊的她永远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她是一个创造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远远走在前面,后面跟着长长的模仿的队伍、赞美的队伍、质疑的队伍以及谩骂的队伍。”
著名作家、湖北作协主席方方是在新浪微博目睹赵丽华由诗人转身为画家的全过程的,她描述道:“赵丽华的绘画过程从头到尾都在微博上直播,这就让我有幸看到。最初是看她给自家墙壁画小树。她的大胆,令我惊讶。之后又看到她把画成功的小树改成了绿色隧道。而这幅绿色隧道就是网上流传过的乌克兰隧道铁轨照片,赵丽华异想天开地将它画上了自家墙上。我是被她的这幅画给震住的。接下来,她竟画兴大发,一天几张地画下去,可谓疯狂。那种构图和用色的大胆怪诞醒目以及奔放,都足以让真正的画家瞠目。她越画越多,她的才华像水一样浩荡横溢。她几乎是在我们眼皮底下将自己从一个完全不懂绘画的人,变成一个颇有大师气派的画家。着实令人惊叹,也实在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