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博物馆里的半景画
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顺着序厅缓慢前行,恍然踏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隧道——凯歌进疆,艰苦创业,激情燃烧,今日兵团,千古之策,王震将军办公居住场景复原……每一个展厅都是一段难忘岁月中真实瞬间的再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的前身是石河子军垦博物馆。1988年筹建,1995年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改扩建成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是一座以新疆屯垦戍边革命历史为主要研究及陈列内容的博物馆,这些年来,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观。
在众多的场景中,最令人震撼的是半景画《屯垦戍边》。
半景画即衬托于博物馆展品后的背景画,画面与展台的展品等实物融为一体呈现出的“立体的画作”,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多用于博物馆、展示厅等场所。
刚刚进入半景画展厅时,并不知道自己能看到什么。突然,灯光亮起,音乐奏起,解说员的话语洪亮而富有感情地响起。于是,一幅宏大的场景在眼前展现。一时间,你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抬起头,一片天空在头顶,天空中还有朵朵白云在轻轻飘动。低下头,真实的大地在脚下,地窝子一间接一间延伸而去,大卡车一辆接一辆正往这开来。远处,雪峰耸立,近处,炊烟袅袅。苍茫大地上,是一片火热的生产场景:那一边,男人们拉犁开垦荒地;这一边,妇女们大汗淋漓忙着生产。枯树扭动腰肢,荒漠开口歌唱,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士,打破了封存多年的沉寂和荒凉,给这片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Cdn-www.2586.WaNG
“这是真的吗?”观众中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有人忍不住回头确认自己身处何方,还有一些观众愣住了,他们被这突然在面前展开的宏大场景震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翻滚着的一些东西。
随着音乐的响起,随着解说员的解说,观众慢慢回到现实中,这就是半景画,气势恢弘,场面逼真,是大型主题油画和逼真地面场景的完美融合,是画面、灯光和音响共同奏出的一曲宏大交响乐,它再现的是一段历史,它记录的是一个场景,它呈现的是一种连时间都无法阻隔,连空间都无法打破的精神。这精神联结着历史和现在,带我们走向更深的未来,这精神宛如那条由真实的土地通向画面的路径,仿佛我们只要抬脚走上那条路径就能走入画面,进入历史。这精神在那一间间地窝子里,在那一个个劳作的身影上。仿佛只要我们走进画中,就能找到自己曾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流过汗水的亲人。仿佛某个地窝子的布帘子一掀,就能走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
真实,是如此打动人心,震撼心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里的半景画,让我们在真实中回望了一段历史,也在真实中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冲刷和精神的洗礼。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的前身是石河子军垦博物馆。1988年筹建,1995年正式对外开放,2004年,改扩建成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是一座以新疆屯垦戍边革命历史为主要研究及陈列内容的博物馆,这些年来,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观。
在众多的场景中,最令人震撼的是半景画《屯垦戍边》。
半景画即衬托于博物馆展品后的背景画,画面与展台的展品等实物融为一体呈现出的“立体的画作”,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多用于博物馆、展示厅等场所。
刚刚进入半景画展厅时,并不知道自己能看到什么。突然,灯光亮起,音乐奏起,解说员的话语洪亮而富有感情地响起。于是,一幅宏大的场景在眼前展现。一时间,你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抬起头,一片天空在头顶,天空中还有朵朵白云在轻轻飘动。低下头,真实的大地在脚下,地窝子一间接一间延伸而去,大卡车一辆接一辆正往这开来。远处,雪峰耸立,近处,炊烟袅袅。苍茫大地上,是一片火热的生产场景:那一边,男人们拉犁开垦荒地;这一边,妇女们大汗淋漓忙着生产。枯树扭动腰肢,荒漠开口歌唱,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士,打破了封存多年的沉寂和荒凉,给这片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Cdn-www.2586.WaNG
“这是真的吗?”观众中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有人忍不住回头确认自己身处何方,还有一些观众愣住了,他们被这突然在面前展开的宏大场景震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翻滚着的一些东西。
随着音乐的响起,随着解说员的解说,观众慢慢回到现实中,这就是半景画,气势恢弘,场面逼真,是大型主题油画和逼真地面场景的完美融合,是画面、灯光和音响共同奏出的一曲宏大交响乐,它再现的是一段历史,它记录的是一个场景,它呈现的是一种连时间都无法阻隔,连空间都无法打破的精神。这精神联结着历史和现在,带我们走向更深的未来,这精神宛如那条由真实的土地通向画面的路径,仿佛我们只要抬脚走上那条路径就能走入画面,进入历史。这精神在那一间间地窝子里,在那一个个劳作的身影上。仿佛只要我们走进画中,就能找到自己曾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流过汗水的亲人。仿佛某个地窝子的布帘子一掀,就能走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
真实,是如此打动人心,震撼心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里的半景画,让我们在真实中回望了一段历史,也在真实中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冲刷和精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