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热点聚焦 >> 正文
影响书画家价格的几个因素
  书画家价格不是物价局定的,全凭书画家一己之愿——但绝不能信口开河、自以为是。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一是知名度。知名度是决定价格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也是当今一些书画家热衷炒作、宣传的原因。时下的一些现实状况是,一些非书画专业圈子的多个领域内名人皆到书画圈中客串溜达,价格高昂,是一般职业书画家所无法比拟的。如果一味注重知名度,过犹不及,必须和自身的艺术造诣结合起来看。       
    二是艺术造诣。书画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绵延数千年的时间中,渗入到国人的血液当中,构成一定的艺术情结,对书画艺术有相当程度的亲近感。艺术必须有一定的技法基础,艺术造诣成就是决定书画市场价格的本质因素,是艺术保值增值的前提。如今,在拍卖会现身价格名列前茅的,无一不是具有真正艺术实力的书画大师。          
    三是市场认同。艺术造诣成就高不代表就拥有了整个市场占有率,有时二者并不是成正比的,甚至是矛盾的。书法是一种经典文化,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群众基础”——欣赏者,才能被广泛地接受。有些具有很高艺术造诣的人未必会被市场接受,只是呆在博物馆里面的艺术品。任何艺术门类确实需要一批有阳春白雪格调的经典传世之作,不能作为商品来出售,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屈就市场,就会造成创作格调俯向低俗——被市场接受的未必就是大家。CdN-WwW.2586.waNG市场有自己的胃口,要想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和市场接轨,满足大众化需要。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作品存世数量或者创作密度。有的书画家应酬多,或者产量高,会在客观上影响润格,有的地域经济相对发达,差异非常明显,豪华都市与穷乡僻壤自然大相径庭,或者是书画家擅长的某种书体,在现实条件下,还有炒作因素,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书画作品的价格。             
    书画家本人必须学会客观地评估自己的作品较之于他人作品的重要性与艺术质量,同时要评估自己在艺术界的造诣及影响,要实现顺利售出作品的目标,这些基本功不可缺少。当书画家拿自己的作品与其他较有知名度的名家相比较时,常会因为客观评价混淆主观意见,开出不切实际的价格,要注意影响名家作品价格的各种外在因素,他们的名声和地位,在市场上活跃了多长时间,以及他们作品被收藏的稳定性等。
    关于书法作品的定价,我觉得还是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系:
    第一,作者的名望。
    其实书法这东西,市场在国内,这东西要想与国际接轨或者走向世界云云,我认为是胡扯淡。
    但是向兄所言之市场推广与营销,当然是可行的。
    中国人不管买字卖字藏字,对作者的身份、地位、名望的关注往往是第一位的,名人字画,名人是前提。
    而艺术,好像还没有这东西影响大。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官僚、学者、作家、画家都跑过来想分书法一杯羹,那么多人不惜丑闻迭出撕破脸皮削尖头顶要在书协、大学、书法院、研究会谋个一官半职,那么多人费尽心思拉起山头成立书法院、研究会、基金会、后援会的根本原因。
    第二,作品的艺术水平。
    书法审美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我们不能割裂历史孤立地看待和评价当代书法。 当代书法是传统书法的继承、发展和延续,传统书法的标准与我们当代的审美潮流相结合,才体现了当代书法的时代特色。
    貌异而理同,经典书法的审美标准为我们评估当代书法的艺术价值提供了依据。
    没有艺术价值的书法作品,不一定没有人文的价值。
    但要是卖钱,大家在关照人文的同时,一定会审视作品的艺术内涵。
    第三,供需关系。
    从供的方面说,一是作者的心理价位,这基本决定作者自定的润格;
    二是作者的销售量预期,越想多卖可能定价越低,否则可能卖不出去;
    三是作者的经济条件,差钱与不差钱,决定了作者在市场销售过程中价格是否撑得住;
    四是作者和代理商的营销策略。
    从需的方面说,一是受众或者市场对于作者作品的认知程度和总体评估,认知度越高,市场受众的心理价位就越高,就会对作者作品的升值保值具有信心;二是市场需求量,买的人越多当然价格就随之水涨船高;三是市场的流通量,流通越快越容易变现越容易为市场和公众所接受,作者作品就会如货币中的美元,成为衡量当代书法作品价格水平的“晴雨表”。     第四,时间考验。
    时间的考验,能够剥离所有的泡沫和虚假的光环,能够经受住时间检验的价格,才更有说服力。(薛元明)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