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画院举办写生邀请展
12月16日,“首届北京·城南写生邀请展”在北京大兴区澄怀美术馆开幕。在此展中,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的10位教授和108名学生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兴为创作对象,在数日写生的基础上提炼加工,把对大自然的人文观照转化为一幅幅意境高妙的中国画。
大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与艺术家结缘。建国之初,中央美院的师生们参加了大兴区的土改运动,结合现实题材进行创作,李可染先生是其中之一。今年是李可染先生诞辰105周年,也是李可染画院成立之年,为了纪念李可染的艺术成就,繁荣大兴区的文化艺术事业,由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和李可染画院共同主办了此次活动,希望艺术家以“为祖国山河立传”的方式纪念李可染先生。李可染画院院长邹佩珠、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宝林、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著名画家王迎春、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董长侠、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马振声等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此次是李可染画院成立后首次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包括现场写生、展览、论坛等环节。展览共展出130余件作品,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其中包括金奖作品1件、银奖3件、铜奖10件,入选作品88件。除了常规奖项之外,在邹佩珠的建议下,展览还设立了李可染画院院长提名奖(起步奖),旨在提携后学,继承和发展李可染开创的对景写生艺术体系。CDn-wWW.2586.Wang对于增设“起步奖”,邹佩珠解释说,李可染决心变革中国画是在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大兴区的土改运动,深刻体会到了大兴人民在经历了水深火热的旧社会生活之后迎来的欣喜变化。这段深入群众的经历为李可染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他由此开始了变革中国画的第一次实践。关于李可染的中国画改革,有些学者认为是从1954年江南写生开始的,其实他的艺术改革是从北京开始的,而大兴就是起点。
展览开幕之前,主办方举办了“艺术院校中国画写生教学论坛”。姚鸣京、郑炜、刘临、黄华三等艺术院校的教授出席了论坛,他们围绕剧烈变革社会状态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中国画领域对待写生的态度、中国画写生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在中国画写生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
大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与艺术家结缘。建国之初,中央美院的师生们参加了大兴区的土改运动,结合现实题材进行创作,李可染先生是其中之一。今年是李可染先生诞辰105周年,也是李可染画院成立之年,为了纪念李可染的艺术成就,繁荣大兴区的文化艺术事业,由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和李可染画院共同主办了此次活动,希望艺术家以“为祖国山河立传”的方式纪念李可染先生。李可染画院院长邹佩珠、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宝林、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著名画家王迎春、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董长侠、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马振声等参加了展览开幕式。
此次是李可染画院成立后首次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包括现场写生、展览、论坛等环节。展览共展出130余件作品,题材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其中包括金奖作品1件、银奖3件、铜奖10件,入选作品88件。除了常规奖项之外,在邹佩珠的建议下,展览还设立了李可染画院院长提名奖(起步奖),旨在提携后学,继承和发展李可染开创的对景写生艺术体系。CDn-wWW.2586.Wang对于增设“起步奖”,邹佩珠解释说,李可染决心变革中国画是在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大兴区的土改运动,深刻体会到了大兴人民在经历了水深火热的旧社会生活之后迎来的欣喜变化。这段深入群众的经历为李可染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他由此开始了变革中国画的第一次实践。关于李可染的中国画改革,有些学者认为是从1954年江南写生开始的,其实他的艺术改革是从北京开始的,而大兴就是起点。
展览开幕之前,主办方举办了“艺术院校中国画写生教学论坛”。姚鸣京、郑炜、刘临、黄华三等艺术院校的教授出席了论坛,他们围绕剧烈变革社会状态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中国画领域对待写生的态度、中国画写生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在中国画写生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