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热点聚焦 >> 正文
鉴宝专家上演真假“无间道”
核心提示
    2009年郑州一对兄弟在某鉴宝节目的海选现场找专家鉴定家传古画,专家说古画是赝品。随后,在专家的牵线下,两兄弟以17万元将古画卖给了专家的朋友。一年后,他们发现这幅古画竟拍出了8736万元的天价。最终,这对兄弟将专家及其朋友告上法庭。     真迹还是赝品?
    事情源于2009年9月,在某鉴宝节目的海选现场,朱云兄弟俩带着家传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和刘岩不期而遇。朱云说:“刘岩说,这东西是个老东西,但不是真迹,所以也就值3万元,他说过个十天半个月他可以找人来,这个人对他很信任,你们可以多要个三五万元。”
    半个多月后,刘岩果然带来了一位叫程功的收藏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刘岩从中撮合,朱云兄弟俩最终以17万元的价格把这幅家传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卖给了程功。赝品能高价出手,让朱云兄弟感觉很值。但时隔一年,他们吃惊地看到一则新闻,发现以17万元售出的那幅《嵩阳汉柏图》在北京保利公司的拍卖会上居然拍出了8736万元的天价。朱云当时就意识到被骗了。     专家是真是假?
    去年8月,朱氏兄弟以贵重收藏品被骗卖为由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撤销他们同刘岩、程功之间的买卖合同,追回家传的《嵩阳汉柏图》。CDn-WWw.2586.WANg因为此案涉及刑事诈骗,法院并没有立案。目前,公安机关正在搜集证据。
    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朱氏兄弟惊奇地发现,所谓的“鉴宝专家”刘岩竟有两个,他们不仅同名同姓,而且简历也基本一样,只不过一人在广东东莞,一人在北京。谁才是真正的专家,着实让人真假难辨。     谁来鉴定专家?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文物鉴定专家邱向军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文物鉴定从业人员大致有三类:一是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专家,主要负责博物馆文物征集鉴定工作;二是通过国家文物局鉴定资格认定考试的责任鉴定员,业务范围仅限于文物进出境审核;三是在中国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等机构任职,或取得相关机构发放的鉴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
    眼下各类鉴宝活动邀请的嘉宾、专家,多是出自第三类鉴定人员。由于这类鉴定人员在获取资格证书时,不少人并未经过严格的分类考试、资质审核,鉴定水平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伪专家”满天飞。人人都能鉴宝,却没人来鉴定专家。(辛语)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