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齐齐艺术网 >> 绘画 >> 热点聚焦 >> 正文
名家名画挂历成收藏新宠
  挂历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成为老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人们不仅可以用它查看日历,还能欣赏每页的名家作品,使用和装饰效果两不误。     昔日“高高在上”的挂历,曾风光无限,如今却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多数人家的闲置品,甚至被当废弃物扔掉。记者近日在伊宁市收藏市场发现,已有不少收藏爱好者开始收藏不同时期的挂历,原来“过期品”也可以转型为新“宠儿”。     一款80年代的名家名画挂历可拍近千元     记者在新疆伊宁市大世界古董收藏市场看到,一款80年代的《齐白石作品》挂历,如今可以拍到近千元,而在当时仅售4.2元。一款1962年的《中南海藏画》挂历,收录了齐白石、徐悲鸿、任伯年等大画家的作品,当记者问起价格时,该店主表示他已收藏十年,暂无出售之意,价格不好估计。     据了解,一款80年代初的《故宫藏画》挂历,目前的收藏价格在400—500元之间,但随着故宫博物院对这些真迹的开放时间推移,其升值空间也将会增大。     据了解,挂历收藏分为很多种,有摄影、名家名画、外国油画、人物肖像、风景名胜等,一般名家名画和摄影挂历收藏价值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挂历的制作工序很精细,美编技术人员都是画家出生,在美编印刷过程中可以较好地体现原作真实度;当时的挂历纸张大都采用质地较好的铜版纸或绸绢等,便于收藏。cdN-WwW.2586.WANg现在的挂历制作,一人一台机器就可以完成,美工制作也不需要美术专业人士,所以很难体现原作的原汁原味。     伊犁州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高明说,名家名画挂历能收藏到如此高价,一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的挂历保存下来的较少,二是挂历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名家的真迹价值会越来越高,而当时挂历上的美编技术最接近真迹,所以名家名画挂历也相应地水涨船高,其附加值也会上升20%到30%。     时代内涵 体现收藏价值     不同年代,挂历所承载的时代变迁和反映人们生活水准都不相同。挂历行业见证了社会发展的变迁,其画面内容被烙上不同时代的印记,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李高明说,十年来,他已收藏了100多幅挂历。挂历具有日历功能,人们都有翻日历的习惯。其次,人们想要获得一些外部信息,挂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据介绍,平常见到的挂历画面大小都在16开,所以在作品欣赏方面,挂历具有一定优势,挂历上作品颜色的饱和度、画面的大小、纸张的质地等都接近完美,一些学术研究者将其作为仿真收藏品用来研究学习,有的用来临摹练习等。图为李高明展示他收藏的挂历。(冯强)
编辑:admin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