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群书、杨彦补画作品
荣宝斋的展厅精致小巧,但实在是个娴静幽雅的去处。10月2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同源同行——张学群杨彦书画作品展”在这里开幕,50余幅展品演绎的,也是一段丘壑在胸的旷达与幽雅。
“同源同行”讲的是张学群与杨彦的友谊。安徽省书协主席张学群是一位很有造诣的书法家,书风倜傥潇洒,一路行云流水直追古风。从“二王”开始,他走过王铎、黄庭坚,又走过怀素、张旭、苏轼、米芾,以至于信手拈来即见宋意唐法,且味道淳厚自然,全无忸怩之姿。近一两年,张学群在京城内外办了几次展览,但展出的都是书法作品,且以巨制居多,洋洋洒洒,跃动着浩荡、奔放之气。而这次在荣宝斋,他却展出了自己的国画作品,尺幅不大,别是一番摹古的味道。山水画家杨彦也是一位传统的痴迷者,临摹过许多的古代名迹,却不甘心被古典淹没。他先后师从王敦化、华拓、亚明、黄胄、李可染,又探索西方各流派绘画,尝试从洋为中用中找出路。cDn-wwW.2586.WaNg他也曾遍游大江南北、三山五岳,饱览天地之妙,又曾反复研习书法,寻找用笔的精髓。他的山水画作品亦有古风,但更多的洋溢着汪洋恣肆的“大地情结”。
就是这样的两位艺术家,一个由书入画,一个以画溯书,因为书与画的同源同宗而结缘建立友谊,并开始了书画之间的唱酬。
这次展览的作品分三部分:张学群国画、杨彦国画和二人合作作品。其中二人合作的部分尤其值得一观。这部分作品有张学群书、杨彦补画,有张学群画、杨彦题款,也透着一段古风,是文人之间的友情墨趣,韵雅气正,用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曾来德的话说,就是“非深通草隶金石不得为此”。(记者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