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人民美术学术交流展开幕
第四届人民美术学术交流展剪彩仪式
李人毅接受采访
刘玉来
李德哲
中国艺术网讯 由人民美术网、青艺网、北京红博馆主办,北京得一斋承办的第四届人民美术交流展,10月12日下午三点在北京红博馆·人民美术馆开幕。cdN-WWW.2586.WAng
聚焦现场:
开幕式上
在开幕现场,随着主持人宣读到场嘉宾清亮的声音,拉开了序幕。开幕式上,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长肖勤福发表讲话。肖勤福表示文苑四家各自的绘画语言道出了文苑艺坛的当代特质,寄托着中华民族与永不退色的集体记忆以及向上的精神,浓淡的笔墨包含着每位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
此次展览李人毅、陈立德、黄维耿、李德哲每人都选出前些年创作的具有有代表性的作品。
开幕式后
开幕仪式后,各位嘉宾与文苑四君、各媒体相应来到展会现场欣赏佳作。其中,李人毅的梅兰竹菊以及毛泽东体裁的作品引起众多关注。
李人毅:“拉近受众距离,诠释艺术文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0年兼搞文学创作。2002年进入《美术》杂志社工作,被聘为主编助理、编辑、记者。2004年4月起任《美术》杂志编委。
李人毅以军人的视角,以松竹梅兰为主题,推出了系列作品,用当代画家的笔墨精神,诠释了中国画的内涵。
“我的梅兰竹菊,其实也在影射我们文苑四君。我们四个人擅长各有不同,有擅长诗词的,有擅长哲学的,还有在政界从政的,但是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人民美术传播给大众。”
“交流展就是我们画家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让作品走进人民,让画家接地气。人民美术网与大家一起走进网络,推动艺术的发展。”
李德哲:“艺术的根本源于哲学”
李德哲,号周口店醉翁,心元草堂主人。著名学者、诗书画家。1996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先后担任人民网书画主编,人民美术杂志主编。现为人民美术创作院院长,人民美术网学术主持,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员。
“这次艺术展主要是贴近生活,贴近自然。作品更多的为人民大众服务,更多的是做到对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李德哲在采访中说道。
“中国的艺术源于哲学,要在哲学的基础上创作,这样的艺术才有根,才能更有营养,才能达到高原的境界,现在尤其讲究道家文化。而对于中国艺术的影响,强调哲学是源本。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提炼并升华着“李德哲三独观”,即独立的崇高信仰,独立的艺术思想,独立的人文关怀。
李德哲强调:作为一个艺术家要有追求,在创作过程中要有文学素养,艺术中要有大爱,这三者是相互渗透又相互分离的。
专家点评
刘玉来:“一石激起千层浪”
刘玉来,号石桥,北京艺术研究所学者、画家。解放以后曾为朝阳区政协委员。
“人民美术展已经相约展出四届,我认为这届相比前三届是最好的以此展出。”
“展览的作品创新性很强,体裁多样,有油画、国画还有漆画。四位美术家把传统艺术发扬,使其更加辉煌。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刘玉来激动地说道。
当被问及整场展出哪幅作品最令他感触颇深的作品时,他指着李德哲的作品说道:“我最喜欢这两幅,他与李人毅的作品不同,他的画充满力量,你看那棵苍老的松树多么有力,松枝‘以一当十’体现那种郁郁葱葱,整幅作品很有力度。”(编辑/马婧 责任编辑/曹亚楠)